预约电话:0411-86383334

办公电话:0411-86382378

VR体验 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

参观导览: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10月31日

9:00-16:30

(16:00停止入馆);

11月1日至3月31日

9:00-16:00

(15:30停止入馆)。

每周一全天闭馆维护。(国家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详细地址:
大连市旅顺口区列宁街42号

  • no alt
  • no alt
  • no alt

百年回眸——旅顺博物馆馆史资料展

  • no alt
  • no alt
  • no alt

详细介绍

作为旅顺博物馆建馆百年系列活动之一,《百年回眸——旅顺博物馆馆史资料展》于2017年5月18日正式开展。

该展览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分“初创”、“过渡”、“回归”、“发展”、“迈进”五个单元,采用历史图片与实物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分别讲述日本殖民管理时期、前苏联红军暂管时期以及中国政府全面接收管理后旅顺博物馆的沿革、馆舍的变更以及发展情况,客观、全面地展现旅顺博物馆百年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在近200幅图片中,有旅顺博物馆的第一张建筑图纸、有旅顺博物馆最早的陈列场所……从初创时期的藏品来源到中国政府接收后大规模的文物征集,从早期的综合性陈列到旅博特色藏品体系的形成……脉络清晰,娓娓道来。在百余件实物资料中,有登记着“旅顺博物馆第一件藏品”的文物帐册,有博物馆初创时期的植物、矿物标本陈列品,有前苏联暂管时期的文物展板、《观众意见簿》,有中国政府接管初期的文件、档案及近年来的学术成果和取得的荣誉,等等。

《百年回眸——旅顺博物馆馆史资料展》是对旅博百年历史的回顾,也是大连更是中国百年博物馆发展的缩影。该展览所展示旅顺博物馆不同时期的境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某种意义上说,旅顺博物馆百年,即是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的缩影。


前  言

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旅顺博物馆都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存在。这座近代城市的文化名片,已经走过了百年沧桑岁月,不仅是大连更是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缩影。作为中国东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伴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兴衰荣辱,她历经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初创、前苏联红军管理时期的过渡,在中国政府接收后得到了飞速发展。从早期殖民文化的产物,到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历史造就了她,岁月积淀了她,百年中,有太多值得我们品味的沧桑与风华。

在旅顺博物馆诞辰100周年之际,让我们走近她,了解她。因为,她已凝固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



         第一单元  初创(1915—1945)
旅顺博物馆的前身是日本殖民统治旅大时期、始建于1915年的“物产陈列所”。1916年11月改称“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1917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自旅顺博物馆建立至1945年日本战败,先后任命13任馆长,除最后一任馆长岛田贞彦以专业人员身份担任外,其余皆由关东都督府、关东厅事务官兼任,在当时,她是日本殖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东厅博物馆(今旅顺博物馆)与朝鲜总督府博物馆(今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台湾总督府博物馆(今台湾博物馆)是20世纪初的三个日本殖民地博物馆,它们是日本在学习西方、迈向近代化过程中的新的文化设施。就关东厅博物馆而言,其藏品范围非一般博物馆所及,从本地区及所谓整个“满洲”辐射到中原、西北乃至于域外的古印度、日本及朝鲜半岛等地。至20世纪40年代初,旅顺博物馆已发展成东亚及远东之“大馆”。

在博物馆发展史上,这一时期的旅顺博物馆也体现出早期博物馆的特征。展览内容包括动物、植物、水产、矿业标本、产业制品和民俗品,还推广到日本所占领其他殖民地的物产和风俗品。其后逐渐向专门性博物馆转变。至30年代中期,已演变成考古品、历史文物、地方风俗品的专门性陈列。 

  第二单元    过渡(1945-1951)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相关协定,8月22日苏联红军开始进驻旅大地区,10月,苏联驻军指挥部派员接管旅顺博物馆。日方最后一任馆长岛田贞彦、馆员有村朋喜留在馆内与苏军办理交接手续,这个时期的馆名叫做“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

从1945年10月至1951年1月,前苏联接管旅顺博物馆的时间是短暂的,这个时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包括中苏两方人员,其中两任馆长均是由挂有军衔的在职军人担当,此外,苏联国内派出考古学家来馆指导工作,对馆内藏品账目进行过简单整理,对展厅陈列进行少量改动。中方人员主要是做为勤杂人员参与部分工作。 

1950年,根据《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规定,苏联政府同意放弃在中国的特权。1951年2月1日,苏军将博物馆正式移交给中国政府。而后,苏方馆长等4人继续留在馆内协调工作,并与中国馆员一起开展业务活动,至4、5月间苏方人员相继离馆,原馆长西蒙诺夫馆长偕夫人于10月离馆回国。至此,旅顺博物馆完全交由中国政府管理。



第三单元     归(20世纪50年代)  

1951年旅顺博物馆回归中国政府,这在旅顺博物馆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中国政府接收旅顺博物馆后,旅大市政府迅速调配干部,选拔有为青年进入博物馆工作,同时派员参加国家、省市文物主管部门举办的文物考古培训班。经过一系列专业培养,这些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博物馆工作者,为旅顺博物馆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1952年10月,“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改名“旅顺历史文化博物馆”。1953年3月,旅大市人民政府将博物馆划归旅大市人民政府文教局直接领导,至此旅顺博物馆成为大连市属的博物馆。为了规范博物馆的功能,将博物馆附属动物园移交给当地人民政府建设科管理。195441日正式改名“旅顺博物馆”。 

旅顺博物馆在回归中国政府初期得到了国家领导的关怀与支持。1953年,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的王冶秋来到旅顺博物馆,此次之行他对旅顺博物馆的性质与展陈体系的定位至今影响深远。1955年2月,时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的郭沫若和彭德怀、宋庆龄、贺龙、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旅顺参加中苏友谊塔奠基典礼,并到旅顺博物馆参观、指导工作。也就是在这时,郭沫若先生为我们慨然题写馆名——旅顺博物馆。  



第四单元  发展(50年代—上世纪末)


回归后的旅顺博物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从1952年春开始全面开展工作。自50年代起,旅顺博物馆在文物征集、考古发掘、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馆藏文物在50年代得到极大丰富,这个时期的文物收藏不仅在数量上,更重要是在文物的档次上使馆藏形成规模。1952年初,旅顺博物馆开始进行文物登记工作,1953年中央文化部派遣两名专家来馆对文物进行整理和鉴定,并指导文物分类,确定了旅顺博物馆的藏品格局和藏品管理工作模式。

建国以来,旅顺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使馆藏大连文物形成历史系列,同时对解决大连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序列做出了巨大贡献。陈列展览方面,在“中国历史文物综合陈列”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完善,以突出馆藏特色和传播地方历史文化为已任,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颇具规模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之一。

   与新时代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进程一样,旅顺博物馆正逐步地成为服务大众的社会文化场所。50年代的流动展览充分体现了博物馆服务于社会政治生活的职能。1986年成立的“旅顺博物馆之友”、1990年创建的“博物馆一日学”活动,使博物馆成为人们可以与之交流、汲取文化营养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

 第五单元  迈进(本世纪以来

1999年正值大连建市100周年,作为新世纪开元、市政府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大连市政府投资3000万元,对旅顺博物馆实施总体改造。这项工程包括主馆大楼全面维修、新建旅顺博物馆分馆、合并博物馆与动植物园区为博物苑区三项内容。改造一新的旅顺博物馆更加坚固而美丽,新馆的建立使丰富的馆藏品得以更加全面的展示于世人。“老馆”“新馆”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百年的历史发展奠定了旅顺博物馆丰厚的藏品资源,现有馆藏文物6万余件、文物资料30余万件、国家一级文物218件,包括以大谷收集品为主的丝绸之路文物和以罗振玉旧藏品为主的中国古代艺术品两大体系,成为在国内外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近些年,旅顺博物馆的藏品保管工作不断向科学化发展。以馆藏文物为依托,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打造精品展览,合理地释放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开展特色观众教育活动,丰富社教功能。2008年荣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今天的旅顺博物馆,各项工作都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以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秉承“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发展理念,以藏品研究为基础,以“让文物活起来”为指导方针,努力探索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坚守百年积淀,展望未来发展愿景,迎接下一个百年辉煌。


copyright © 2014 - 2024   www.lvshunmuseum.cn

旅顺博物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3000003号-1

design by奈特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