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器陈列厅
详细介绍
玉器,是指用玉石雕刻成的器物。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作为文化载体的玉器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文明诞生、延续和发展的整个历史 进程。玉文化是在玉器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载体上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的神治社会从三皇五帝算起,历时三千多年,其间玉器的文化内涵是玉石通灵。春秋时代至东汉末年玉器的文化内涵是玉有五德,即“仁、义、智、勇、洁”,就是“君子比德于玉”。汉代的许慎对玉下了这么一个定义: “玉, 石之美者”。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就是说, 玉是美丽的石头。从两晋到元代玉器的文化内涵更多地表现为庶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是吉祥、如意、平安。明代和清代,在统治者影响下,玉器成了荣华富贵的象征。
我国素有“玉石之国”之称,玉器制作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但由于玉的数量稀少而且加工困难,因此成为少数贵族人物佩带并使用的物品,成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其中,玉礼器是王权和等级的象征,而用玉器敛葬,则是祈求永生的手段。可以说,中国玉器从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中国四大玉石产地为:新疆和阗、陕西蓝田、河南南阳、辽宁岫岩。
玉按其硬度可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类。软玉又称真玉,具有蜡状光泽,纯洁乳白。从历代玉器看,我国用玉以软玉为主。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和田玉就是一种软玉,俗称真玉。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也是指新疆和田玉。
硬玉,我国俗称“翡翠。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常见的颜色有绿、翠绿、黄绿等,多数不透明,有玻璃光泽。翡翠的名称来自鸟名,这种鸟的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的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是一种最珍贵、价值最高的玉石,被称为“玉石之冠”。翡翠因含各种杂质,造成颜色千差万别,其中以翠绿色品种价值最高古人认为佩之能避邪气,因而常被当作护身符贴身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