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导览: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10月31日
9:00-16:30
(16:00停止入馆);
11月1日至3月31日
9:00-16:00
(15:30停止入馆)。
每周一全天闭馆维护。(国家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详细地址:
大连市旅顺口区列宁街42号
同学们,欢迎走进“中学生历史课堂”。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怎样学习历史的?也许你们认为历史很遥远,其实历史离我们很近,你的幼儿园和小学生涯就是历史。当然在时间的长河中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们想了解他们,就要学习历史。
那如何学习?旅顺博物馆推出了“中学生历史课堂”系列展览,把你们历史书中涉及的文物陈列出来,不需死记硬背,只要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就可以了解古人真实的生活。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古人的生产和生活吧。
1、原始人使用什么生产工具?
原始人最早使用的的工具是打制石器,制作时用一块石头打击另一块石头,产生小石片,石片用来割肉、砍砸。新石器时代,先民将石材打成或琢成适当形状,再研磨加工。这种磨制石器常见有斧、凿、刀、簇等。
2、辽东半岛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稻米?
距今3000多年前,辽东半岛已经有了稻米的种植,而且掌握了成熟的种植技术,特别是大连大嘴子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米,为研究中国栽培稻向朝鲜半岛、日本传播的路线提供了实物资料。
3、原始人如何缝制衣物?
考古发现表明,原始社会的先民已经使用骨针缝制衣物,骨针由兽骨磨制而成,有的骨针细小精致,有的骨针粗大,说明先民制作衣物的材料不同。缝制衣物的线绳有植物纤维、兽筋等。
4、什么叫做鼎?
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也用作礼器,是权利和身份的象征。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5、秦始皇统一了哪些货币?
布币:
三晋、两周地区通行,铲形货币。“布”是“镈”(音博)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币是从青铜农具鎛(铲子)演变而来的。
刀币
齐、燕等地通行,后来又发展到赵、中山等国与布币并存。由商周时期的工具青铜削演变而来的,所以刀币的柄端均有环。圜钱秦国和魏国通行,圆形,中央有一个圆孔,钱上铸有文字,是方孔钱的前身。
蚁鼻钱
楚国流通的货币,是从仿制贝转化而来的。
秦半两
秦半两秦国统一中国后通行货币,单位为半两,俗称“铜半两”,形状为方孔圆钱,这种外圆内方的铜钱在中国保持了二千多年,影响深远。
6、什么时候出现了铁器农耕?
我国用铁铸农器大致始于春秋中期,到了战国中期,铁农具已在黄河中下游普及,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头牛牵引的犁进行耕种。我馆所藏的汉代铁制农具形制与春秋战国时铁制农具形状一致,功用相同。由于铁容易生锈,因此出土时残缺不全。
7、古人怎样照明?
人类最早用篝火的光亮来照明,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以油脂为燃料的油灯。油脂盛放在碗形的容器——“盏”中,盏内放入灯芯使油脂充分燃烧,少生黑烟。中国古代最为普遍的燃油灯为豆形灯,“豆”本为上古时代的一种盛食器,用于盛放肉羹一类的食物,后来换上灯油,配上灯芯,就成为一盏照明的灯。
8、怎样使用瓦当?
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瓦当是瓦的头端,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中国的瓦当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约在春秋晚期成为一些大型建筑的重要构件。早期的瓦当多为半圆形,主要纹饰为兽面纹,后来逐渐向卷云纹等其它纹饰发展。汉代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
9、三国时期,人们是怎样使用瓷器的?
三国时期流行一种青瓷,釉面色调呈青绿色。它是以瓷土和高岭土做坯,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1200℃左右的高温下,采用还原焰气氛烧制而成。青瓷鸡头壶是出现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的一种壶式,因壶肩部塑鸡首形而得名,亦称鸡头壶、天鸡壶、罂。鸡首有空心、实心之分,前者多为实用,后者是冥器。
10、唐代仕女的形象怎样?
《唐语林》记载:皇帝外出打猎,有时会带上妃子才人,因此,唐朝仕女骑马之风盛行。这件仕女骑马俑由仕女和马组装而成,仕女发髻高挽,面施白粉,唇点朱红,额头贴“鹅黄”,上身穿红地白花长袖襦,下身着白、棕色相间的竖条纹宽松式裤,是唐代初期高昌仕女的常见装扮。
11、什么是唐三彩?
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因为常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所以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作为明器使用。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后,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
1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
火药:火药来自古代道士炼丹。炼丹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火法炼丹”。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炼丹配药,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火药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
13、活字印刷:北宋毕昇发了明泥活字,先制成单字文字模,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的出现,以雕版印刷术为基础,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的书稿,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古今译经图记》 作者静迈,唐代僧人,著有古今译经图纪四卷。此为南宋刻本,雕版印刷,刊刻精良,保存完好。卷首有:“宋绍兴开元寺本古今译经图记” 根据文化部颁发的《古籍定级标准》,定为一级古籍。
14、指南针:在中国的方位文化中经历了从天文学方法定位再以磁学方法制成司南,最后由司南演变成指南针的三个阶段。水浮磁针的制作方法首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水浮法指南针是将几小段灯心草横穿于带磁性的钢针上,放入注水的瓷碗上,利用灯草的浮力和水的滑力,在水面平静时,磁针的两端会分别指向南北,对航海事业有着极大的推动力,这种操作简单的方法从十一世纪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这件元代的指南针碗为大连地区出土,碗底墨书一个“针”字,碗内画一针穿于草上,它显示了水浮法指南针的妙用。
15、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先民的一项伟大创造,考古发现证明,我国在西汉就掌握了用麻纤维造纸的技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纸的应用日益广泛,到魏晋时期,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灞桥纸,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灞桥西汉墓,主要是以麻纤维制成,制造年代不晚于汉武帝时期。为研究我国造纸术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16、你看过《清明上河图》吗?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馆藏《清明上河图》为明代摹本,作者不详。
17、你知道科举考试吗?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考试内容: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生员在学宫肄业,俗称秀才。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又称“廷试”。殿试的内容,为“时务策”试题一道。时务策的策题一般垂问三四件国家大政,由应试者回答。因为是皇帝亲自考试,不任命阅卷大臣,只有读卷大臣十余人。大臣读卷后,将成绩前十名初步拟定,最后由皇帝钦定。殿试后举行传胪出榜大典,应试者被正式赐出身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五子登科,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后来成为汉族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五子登科图)
18、清代百姓的衣着是什么样的?
清代男子日常着装多是长袍马褂、马甲、衫、裤、头戴瓜皮帽等。马褂长至肚脐,左右侧缝和后中缝开衩,袖口平直,有的袖口过手,有的袖长至手腕,马甲开襟形式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一字襟等。清代女装主要以褂、袍、衫袄裙、披风等为主,褂有挽袖、舒袖两类。衣身长度流行款式变化与男式差不多,但女士褂大都色彩艳丽,并用花边镶饰。袄裙、披风等颜色鲜艳如大红、水红、葱绿等。并用花边镶嵌各种彩牙儿和花绦,而且还加上刺绣,就是民间妇女的围裙、衣襟、鞋面等处也都要用各种彩色丝线刺绣一些花边图案。
《涧曲农家图》这幅图的作者是谢彬,明末清初画家,上虞(今属浙江)人,后随父居钱塘(今杭州)。擅长写真。
画面表现春季农家生活小景。全图以水乡两岸居民吵架场面为中心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