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导览: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10月31日
9:00-16:30
(16:00停止入馆);
11月1日至3月31日
9:00-16:00
(15:30停止入馆)。
每周一全天闭馆维护。(国家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详细地址:
大连市旅顺口区列宁街42号
展览主题
大连是一座由近代殖民地海港发展起来的现代城市,一座座老建筑是这个城市最鲜明的符号。这些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历史建筑,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洗礼,承载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已然成为这个城市永恒的凝固记忆。
大连建市于1899年9月,在100多年的岁月中,建筑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见证了大连的沧桑巨变。1898年沙俄强租旅大后,决定在大连湾开辟新的商港并建设“达里尼”市(俄文 Дальний,意为遥远的)。日俄战争后,日本殖民统治大连,统治者在继续实施沙俄规划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城市规模。正是由于这段特殊的经历,使大连在近代城市建设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在我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大连和哈尔滨一样,城市建筑的首页是从欧风吹起来的,演绎着自自己的特殊经历——20世纪初的俄罗斯风格、折衷主义风格,20年代的古典欧风、30—40年代渗透着“和风”的国际式等建筑形式,鲜明地显现出它的城市基调。
本展览精选馆藏“满铁”老照片100张,在展现大连特色老建筑的同时也带领大家了解其背后的历史。
至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时,行政区基本建设完毕,沙俄时期建造的161栋房屋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欧罗巴区的大型建筑多数尚未施工,环绕尼古拉广场周边规划的特色建筑也没有来得及建造,但其合理性被后来的日本人所继承。此时尼古拉广场以北的欧洲商业区和以南的俄国平民区、南山山麓的别墅区已略显雏形;中国区只是划定了范围而未进行任何建设。
这一时期的建筑具有俄罗斯风格的折衷主义特点,它是19世纪俄国古典主义思潮的反映。建筑轮廓丰富,由尖顶、穹顶、高坡屋顶形成美丽的天际线。由于沙俄当时在大连还招聘了德国建筑师,因而还出现了德式风格的坡屋顶小住宅,一组组优雅的庭院式洋房,构成了大连早期的居住空间层次。
展览目录
据资料记载,1904年大连市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人口约4万。至1945年人口已达到70万,市区范围扩大到45.7平方公里。日本统治大连40年间,城市人口增长了17倍,市区面积扩大了11倍。该时期的建筑体系也趋于完善,从功能上分机构建筑、城市街道、商业建筑等类别。不同层次的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大连特色的城市风貌。
在帝国主义侵入大连之前,青泥洼还只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这里并没有什么传统的建筑根基,在殖民地城市建设中也不可能发展优秀的民族建筑文化。大连的建筑形态是由外来建筑文化发展起来的,俄、日统治时期的建筑奠定了大连城市的基本形态。
解放后,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城市建设,市区面积进一步扩展,西南部开发了文教区,西北部扩展了工业区,开发了住宅区。这个时期的建筑只注重实用功能,建筑艺术质量不高;文革期间,在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下,布局生硬杂乱,建筑千篇一律;改革开放带来了建筑思潮的活跃,现代欧风以更广泛的影响吹到大连的城市生活当中,一些设计者们怀着求新的良好愿望,注意从欧美现代建筑中寻求创作的启示,因而在大连城市建设中出现了新一代高层、大中型的公共建筑,使大连的市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丽的海滨也得到了充分开发,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层次。
精品文物
尼古拉广场
即中山广场。始建于1899年,以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命名,是大连市最早、最大的综合性圆形广场,总面积2.2万平方米,直径213米,向外放射十条道路。沙俄撤离时只做了规划还未付诸实施。
青泥洼桥
大连建城之初,俄国人在青泥洼河上建了三座桥,1899年建成的青泥洼桥就是其中最南侧的一座,桥为木质结构,桥长10余米,宽12米,由4座木架支撑,非常简单却很实用,在当时的大连是一座很有规模的木桥。日本时期改扩建称常盘桥,现已不存。
大连民政署
位于中山广场2号。前田松韵设计,建于1907年,1909年3月落成。哥特式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立面均衡对称,两端突出三角形山花,中央高耸尖塔,屋面上左右各开三个老虎窗。现为大连市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和花旗银行大连市分行。
满铁本社
日俄战争后,日本政府取代沙俄获得南满铁路的经营权,遂于1906年11月26日在东京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1907年4月1日本社迁至大连,东京成为支社。“满铁”表面上以经营铁路为名,暗地里实施各种活动,可谓是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于一体的执行“国策”的综合实体,是建立在中国东北的侵略机构。
大广场
日本占领大连后将“尼古拉广场”改称“大广场”,并按沙俄时期的规划陆续在广场周边开始施工。从1908年开始,以大连民政署为开端,在广场周边先后修建了风格迥异的10栋建筑。大连解放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大连市政府1946年6月1日将其改名“中山广场”。
大和旅馆
位于中山广场4号。始建于1909年,1914年竣工,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的巴洛克式建筑。门前广场的大岛义昌铜像解放后被拆除。1956年改称大连宾馆。1962年6月周恩来总理来连视察工作时曾在此下榻。